仲夏时节,笔者行走在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林管理站片区,举目远望,绿色的大森林像海洋一样,枝叶茂密,绿树成荫,晨雾缭绕宛如一幅幅水墨丹青,山涧流水潺潺,清澈见底。
这片森林是该保护区柳林中心管理站站长袁孝文的“地盘”。袁孝文是土生土长的柳林乡人,今年49岁的他自1995年完成学业后,就毅然回到家乡投身生态保护事业,这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间,他用双脚丈量堵河源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呵护堵河源的山山水水、把青春和梦想奉献给了生态保护事业,被誉为环保战线上的“老黄牛”。
铁面无私,咬定青山不放松。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十堰市竹山县南部,属于国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保护区成立之初,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还很薄弱,有的人砍了点枝丫当柴烧被他批评教育、有的人网了点鱼被他连鱼带网没收、有的人在地里烧秸秆被他行政处罚、有的人偷猎野生动物被他移送森林公安……一些群众对这种严格的管理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言辞激烈,更有人托人说情以图免于处罚,但他总是亮明态度、耐心解释、严格处理,坚定信念丝毫不动摇。一段时间内,这位保护区内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成为了“最不受待见”的人,吃闭门羹的情况屡见不鲜。但他从未有任何怨言,也不曾降低半点标准,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严格要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始终坚信有法律的依托、有政策的支持、有真诚的态度,群众终究会理解他、支持他。而这一天并没有等待太久,通过袁孝文和管理站的多方努力,群众对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提高,生态保护红利逐年增长,破坏生态的行为连年减少,一直保持着无重大森林火灾、无重大涉林违法案件的记录。袁孝文常说:“如果对破坏生态的行为放任自流,甚至不敢管、不愿管,那就不配做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生态卫士”。
铁肩担当,克难攻坚不退缩。袁孝文所在的管理站负责的辖区面积16.8万亩,而站上仅有3名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和压力十分巨大。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抱怨,更不退缩。20多年来,他踏遍了保护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详细记录和了解野生动植物资源,被称为“铁脚板”;他走访了保护区每个村、每个组、每个院、每一户、每个人,孜孜不倦的开展生态保护、森林防火宣传,被称为“百事通”;他爬过最高的山、钻过最深的林、淌过最深的水,只为选择最佳的位置安装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被称为“拼命三郎”;面对崇山峻岭、面对蜿蜒绝壁,也不曾退缩。他挨过饿、受过苦,更受过伤,但他总是云淡风轻,多年风餐露宿的野外工作早已练就了他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无所畏惧工作作风,他把辛劳汗水播洒在绿水青山之间,把青春岁月献给了生态保护事业。
在“班长”袁孝文带领和其他“班员”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区内环境持续向好,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仅2020年通过红外线相机监测就收集到各类野生动物活动图片8000多张、视频1000多个,多次发现黑熊、猕猴、鬣羚、斑羚、豹猫、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活动痕迹,监测视频影像被央视一台“秘境之眼”栏目播出5期。
铁血柔情,为民服务显本色。面对工作袁孝文铁面无私,但对待群众他亦铁血柔情,他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帮助贫困户易正兴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他积极争取支持为其购买猪仔,生猪出栏后又帮他找销路;为帮助年事已高、身体多病、行动不便的贫困户胡显堂,主动承担了老人日常事务照料,每月为他送慢病药、帮他收拾环境卫生,经常帮他洗衣做饭,老人逢人便说:“袁孝文比自己的儿女还亲”;为方便群众办事,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几乎存到了每一个群众手机里,并手把手教一些老人如何使用手机联系他,只为第一时间接到群众的电话,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从刀儿山到月日垭,20多年来我们每天走着同样的路,从看着小草发芽到树木开花、从层林竟染看到银装素裹。这座山、这条河、这片林子,就像我的家一样,看着保护区一天天变得更好,我的心中也感到非常骄傲。”袁孝文平时话语不多,不善言辞,一旦提起保护区,他便化身为“话唠”,如数家珍的给大家介绍这里的动植物。他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环保工作一线,用心用情守护堵河源,尽职尽责当好“守井人”,并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堵河源头“守井人”。
(程平 程钱英)